Last Updated on 2020-04-07 by luminwu
這關乎你我共同的責任,大家不可不知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根據台大醫院調查指出, ADHD 盛行率為3-7﹪(約莫在100人中有3-7個),亦即平均一個班級便有1-2個過動兒
你知道嗎?其實過動症的兒童大腦是過度鈍的,主要是因為先天的多巴胺分泌不夠,導致神經路徑無法傳導.
所以只能必需靠自身亂動來製造更多的多巴胺來達到神經傳導.
而藥物治療也只是利用大腦中原本所剩不多的多巴胺來加以利用而已,並沒有治療的功效.
其中,不可不慎的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極容易延伸出可怕的反社會人格.
此篇文章會告訴你
- 到底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 注意力不足有哪些臨床症狀可以幫助判斷
- ADHD常會伴隨的疾病和問題又是哪些
- 過動兒治療的黃金期
- 有哪些書籍可以幫助我們更加認識
- 有沒有什麼教養方式可以協助孩子
內容目錄(點擊標題可直接跳至該段落)
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種慢性長期的神經生理疾病(神經傳導物質異常、遺傳及腦傷等都是目前醫學界已發現的可能因素),通常開始出現在童年早期,半數以上會持續到成年以後。
主要認為的問題是來自腦部額葉皮質下迴路的功能異常,造成孩子有不專心、衝動、坐不住、情緒和動作的控制失調、以及組織計畫的能力不佳等問題。
過動症可分為三個類型
類型 | 症狀說明 |
---|---|
易衝動型 | 1.孩子的活動量偏高 2.上課很難乖乖坐好,時常離開座位 3.在不適當的場合過度四處奔跑、多話 4.沒有耐心,有要求就要立刻得到滿足 5.很難接受輪流和等待,常打斷別人 |
不注意型 | 1.做事難專心 2.忘東忘西 3.粗心不注意細節 4.功課經常做不完(但不是因為無法理解) 5.逃避排斥需要全神貫注的事 6.經常掉東西 |
複合型 | 以上兩種混合型 |
另外值得一提的,除了好動活潑的孩子以外,過度安靜、注意力不足的孩子也是ADHD的一種。只因為他們安靜不吵鬧,更容易被忽略。
延伸閱讀 :前庭覺是什麼?影響孩子能力發展?哪種教具玩具遊戲可以幫助刺激前庭發展?
注意力不足臨床症狀
- 經常粗心大意,不注意細節,造成功課及其他活動中許多錯誤。
- 無法持續注意力。
- 心不在焉,有聽沒到。
- 交代的事無法完成。
- 無法安排工作或散慢,要人提醒才能完成。
- 逃避或排斥須專心的工作,如做功課。
- 常掉東掉西。
- 易被外界吸引而分心。
- 常需要被提醒每天要做的事。
ADHD常會伴隨的疾病和問題
對立反抗性障礙 | 或稱行為規範障礙,研究顯示,約有40~60%的ADHD孩子伴隨有行為規範障礙,這些孩子長期預後較差,較容易出現反社會行為、物質濫用、攻擊行為或犯罪 |
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與ADHD共病的情形是較常見的。ADHD伴隨著智能不足會讓這些孩子在學習上碰到更多挫折與困難。除了藥物的治療外,更需要特殊教育的配合 |
發展性運動協調障礙 | ADHD患童在小時候有近一半以上多多少少有動作協調的問題 |
不自主抽搐(妥瑞氏症Tourette Syndrome) | 有5~20%伴隨有妥瑞氏症,相對而言,妥瑞氏症的人,有50%有ADHD |
睡眠障礙 | 有報告指出ADHD可能會有較多的睡眠障礙,但到目前為止沒有定論 |
憂鬱症 | ADHD患童長大後比一般人要可能患有憂鬱症(6-20%) |
焦慮症 | ADHD與焦慮症共病的機率相當高,尤其是較弱勢的族群共病的機率較高,可能是因為學校的支持和接受度較差,在家庭環境及父母可給予的幫忙與協助較不足,導致壓力較大 |
雙極性情感性疾患 | 有報告指出ADHD患者會有較高的機率患有躁症或雙極性情感疾患,但ADHD的孩子是從小就持續有分心、話多、活動量大、情緒控制不佳和自卑的情形,躁鬱症則是陣發性情緒高昂、睡眠需求減少,話多等與平常言行表現不一樣的症狀,兩者需要鑑別診斷 |
物質濫用 | ADHD患童由於衝動與好奇,通常會比一般同年齡的孩子更早接觸物質或非法藥物,容易造成濫用及依賴 |
反社會人格異常 | ADHD患童在青春期若出現行為規範障礙或對立反抗性疾患,到了成人期較可能會出現反社會性人格異常,可能做出違規和犯法的行為 |
ADHD的治療
目前並無可以根治ADHD的藥物,但可藉由藥物控制改善ADHD的核心症狀, 不是每個 ADHD 的孩子都必須吃藥。但嚴重個案在早期以藥物介入治療非常重要且有效。 若及早輔以行為治療、認知治療及特教輔導等方式,可協助過動兒減少上述發展問題的產生
ADHD 的黃金治療期是小一到國三,最好能在小四以前開始治療,因為孩子一旦進入青春期,自我意識增強,治療效果會大打折扣
而 ADHD藥物主要是提升大腦內容物(如多巴胺或正腎上腺素)的品質,增加大腦維持注意力和控制力的功能
其實,更好更有效的方式是 透過足夠的運動及環境刺激,益於大腦重整的中高強度的運動量 ,因為孩子就是動不夠,多巴胺分泌不足,所以可以提供的運動是可以達到喘,且流很多汗的運動.例如:跑步,各式打球運動等.
書籍介紹
文中所述內容其實有限,以下在許多書籍資料當中列舉六本關於過動方面的專業書籍,期望能夠幫助需要幫助或是想更深入了解過動的讀者們
圖解 適齡教養ADHD、亞斯伯格、自閉症

1.[全書圖解]
以插畫圖解說明專業知識,讓父母更能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與意義,輕鬆了解相關知識與教養方式,提升親子相處品質。
2.[多元對應方法]
針對孩子不同的狀況,並依年齡階段分成幼兒期、學齡期、青春期,提出不同對應及解決辦法,讓父母更懂得如何教養孩子。
3.[成人問題也可以解決]
父母、成人也可能會有ADHD、亞斯伯格等症狀,本書提出建議、方法,職場更順利,親子及夫妻關係更融洽。
聰明又過動 這樣教就對了

★ADHD過動兒生活常規訓練專書No.1★
★37年經驗實證,美國學習與專注力專家設計★
將父母的大腦借給孩子,6步驟建立好習慣、激發孩子的潛在天賦!
(1~13歲孩子適用)
家有過動兒

書中並提供教室輔導四大方法、五大訣竅,以及家庭教育十五招,父母、老師都可靈活應用,放鬆心情,帶著最大的愛心耐心,幫助孩子一步步改善行為模式、學習社交技巧。
希望透過本書的說明,讓社會大眾對ADHD孩子有更多了解,以正向態度幫助他們,讓他們可以好好學習,快樂成長,活出屬於自己的美好天賦。
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

ADHD不被卡住的人生:情緒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青少年和成年人真實的故事

布朗提供一個了解ADHD的新視角,說明了為何許多相當聰明的患者會被卡住,痛苦掙扎地想去做重要且該做的事。他也說明了為何患者在某些事情上,可以如雷射般精準的聚焦,但在有些事情上卻完全無法專注。最重要的,布朗提供了方法,幫助患者走向更有效和值得的人生。
謝謝你,來到我身邊:這些年,過動兒教我的事

從迷霧摸索到為生命找出口,一段笑和淚交織的勇敢人生!
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

【貼心收錄】父母和老師最關心的15個過動兒教養Q&A.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20個延伸協助指南
部落格近百萬人次關注!最受信賴的諮商及實務顧問!
特教界知名心理師給你方向、答案和信心,
協助親子關係貼近,班級經營成功!
專 注 力.學習策略.自我控制.情緒管理.社交技巧
正向思考.自我概念.動機態度.生活管理.休閒娛樂
時間管理.親師溝通.診斷評估.藥物態度.班級經營
教養可以輔助的方式
ADHD已經被研究證實為神經認知功能受損而引發的症狀,與家庭的不當管教無關 .
但是,雖然如此,然而一旦知道孩子有這樣的傾向,卻沒有學習正確的對待與管教方式,確實會讓 ADHD 的症狀更加嚴重.
那麼爸爸媽媽們是否能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幫助,引導孩子,更往良善的方向前進呢?
- 睡眠規律、早睡早起
- 減少3C刺激
- 動靜交替,充足活動量
- 飲食限制,少吃加工食品(可多攝取蔬果中的維生素B群)
- 父親參與育兒,會更事半功倍
結語
其中非常非常重要的是,千萬不要覺得有吃藥就好,吃藥並不是也不是終極手段,更不要成為方便自己的藉口,而是短暫的幫手.
吃藥後過動兒雖然變乖了,此時爸爸媽媽們更不能鬆懈,因為這正是積極進行行為治療的好時機 .
爸爸媽媽要特別觀察與記錄孩子服藥後的行為改變與反應,提供醫師做加藥、減藥或停藥的重要參考 .
畢竟孩子不能一直依靠藥物,爸爸媽媽和老師們都得注意避免 .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點是,為何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容易延伸出反社會人格呢?
其實,最主要的影響還是來自於社會個大環境對這個病症認識的不全面或是根本不了解,而以無知的想法和態度去看待這一類的孩子.
當孩子認知到自己被當成異類看待,被大環境排擠,試問:不要說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了,我想就連不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人,心理遲早也是會扭曲生病的.
若有時間,以下影片很值得觀賞,片長約莫50分鐘,以實際案例帶領讀者們一窺過動兒的世界
文後附記(量表評鑑)
http://ad.cw.com.tw/pics/2008/10/kidstest.pdf
參考來源資料:
-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28478-%E6%89%93%E7%A0%B4%E9%81%8E%E5%8B%95%E5%85%92%E7%9A%845%E5%A4%A7%E8%BF%B7%E6%80%9D/?page=1
- https://www.leaderkid.com.tw/2017/08/31/%E5%81%9A%E9%8C%AF%E9%80%99%E4%BA%9B%EF%BC%8C%E5%AD%A9%E5%AD%90%E5%BE%9E%E5%A5%BD%E5%8B%95%E5%85%92%E8%AE%8A%E9%81%8E%E5%8B%95%E5%85%92/
- http://www.adhd.org.tw/new.aspx?id=420&bid=2
- http://www.mmh.org.tw/taitam/psych/teach/teach31.htm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幫我拍拍手吧!!
幫我按5下拍手,這可以讓我收到來自LikeCoin基金會的獎勵,登入不會花費你的錢,但能給我一個鼓勵,謝謝你!!
真心要多加關心ADHD過動症的人,文章有專業說明也有解說如何應對,非常好的文章
謝謝你的支持鼓勵,我們真的都應該更加了解和關心
adhd雖然無法根治但能因為後天環境因素改善,這樣說對嗎?
這樣說是沒錯的,但越早開始治療效果當然會更好
我所知的案例是,孩子是校隊,再他上課之前,因為已經進行了許多強度高,且時間長的訓練運動,其實已經動的夠了,結束練習回去上課,也能很正常的上課,和一般同學沒什麼不一樣
其實,環境真的真的很重要,當然,也不要給這一類的孩子貼上任何標籤
家族裡也有小孩是這種症狀,他的爸爸媽媽都很認真地陪孩子治療,每次聽到他們的故事都很感動
這樣的爸媽真的是很棒,因為去上育嬰師課程,而了解到這個,以前沒有接觸只知道孩子就是很愛動而已,後來真的去了解之後,才明白這樣的孩子其實很辛苦,但也是和我們一樣,只是他們需要花費比一般孩子更多的努力,希望能藉由文章讓大家重視也正視,也不要再加任何標籤再這樣的孩子身上
謝謝版大的用心整理,讓ADHD孩子及其家長不再感到孤單。
謝謝鼓勵,我們大家都要關心,也不要把這樣的孩子視為異類
感謝版主分享,現在對ADHD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了,這些是必要知道和了解的,真正了解他才不會覺得他跟我們不一樣,而用異樣眼光去看他。
恩恩~~最糟糕的就是社會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這些孩子,而間接影響他們延伸出反社會人格,這才是最可怕的部分
其實,只是社會對這樣的認知和知識太缺乏了,才會做出這麼無知的傷害
謝謝您的用心分享!孩子確實不能一直依靠藥物!
(我家也有一個小女孩~感有感觸
恩恩,是的,爸爸媽媽的陪伴和治療才是對孩子最有幫助的,加油!!
這篇對於有ADHD症狀的朋友真的很有幫助
而且有明確整理出需要注意的事項 非常實用!
謝謝你的鼓勵^^
小孩小時候真的要多注意一些症狀,才不會融入社會時產生困難
真的,沒錯
就要有勞身邊主要照顧者的耐心細心陪伴
不管先天有什麼疾病,家庭的愛很重要呢!!! 社會上的包容或許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是如果在家可以感受滿滿的愛跟自在,有正確的三觀,相信都可以好好面對的~
我喜歡的美國youtuber nigahiga也是有ADHD 但根本看不出來 也很樂觀有趣~
是的^^你說的真的很棒~~
我喜歡的美國youtuber nigahiga也是有ADHD 但根本看不出來 也很樂觀有趣>>>>其實,過動兒真的就不是異類,甚至有許多還是高成就的呢^^
真的很希望社會能夠多多認真的認識ADHD
我当时也想写这类型的文章,但苦于收集资料太过繁琐而放弃,看到大大的文章,感触颇多,希望您可以出更多好文,可以帮助到许多人,加油!
看了您的留言,非常感動,謝謝您的鼓勵
希望您也能有天產出這方面題材的文章,這樣可能幫助到的人會更多^^
想寫什麼,放手去寫吧~~
在蒐集資料過程中,其實學習最多的會是自己^^
我們一起加油^^
只記得小時候我媽以為我過動症….
殊不知只是我純粹愛玩
幫版主分享給我媽
讓他別再說我小時候有過動了
根本沒有嘛!!!哈哈哈
哈哈^^因為很多人其實對此方面認識不深,所以常常會認為好動就是過動,真的,其實兩者真的完完全全不一樣
好動單純就是個性很活潑,活力十足,但過動就不一樣了,過動就比較屬於是病症的部分了
希望能幫助到你^^